意大利高端燈具品牌 Foscarini,1981年設立于威尼斯的穆拉諾(Glano),原本只是一家小型玻璃制造商。創立之初的目標是將傳統玻璃的吹制工藝運用于現代燈具設計,希望透過精致的手工玻璃藝術,表現燈具的造型及光影美感。
然而,Foscarini 并未只停留在傳統的吹制工藝,他們持續加入了多樣化的素材,并在手工玻璃藝術的工藝上持續創新,與許多國際設計師合作,即使需要采用非玻璃的材質,他們也不拒絕,匠心獨運的創造了許多經典的現代燈具代表作品中國玻璃網meesm.com。
Foscarini的創新之旅從1992年開始, 這款由Ferruccio Laviani設計的首款燈具《ORBITAL 》,首度采用了工業玻璃而不是吹制玻璃。
1993年,由Joseph Forakis設計的HAVANA(哈瓦那燈)更是FOSCARINI燈具中第一件由聚乙烯材質制成的非玻璃燈具。
2000年與Marc Sadler合作推出 MITE燈和TITE燈。2001年 FOSCARINI與Marc Sadler憑借MITE燈和TITE燈的成功設計,獲得了“大膽技術創新”獎。
之后更與意大利設計師Lucidi 合作設計的一款燈,名叫沉著(Aplomb)。用混凝土材質做成的它呈現漏斗狀。
三十幾年以來,Foscarini 在燈具的制造與設計上從未停止創新,到底背后是什么力量,能讓這個品牌持續不斷的領導家居燈具設計的潮流呢?Foscarini 品牌最近的一項計畫〝Maestrie〞揭露了些許的秘密。
由藝術家Gianluca Vassallo和攝影師Massimo Gardone所執行的這個〝Maestrie〞計劃,旨在于透過書本與影像,記錄下Foscarini 燈具品牌背后,歷年來創新力量。
Foscarini 燈具從一個吹制玻璃燈具的小廠商變成世界最重要的燈具品牌,最重要的原因有二,第一是與不同領域的設計師跨界合作,第二是對于工藝的追求從來沒有停止。
Foscarini 燈具與許多設計師跨界合作完成許多經典的產品,主要來自一種絕不妥協的精神,而這往往是競爭對手所缺少的。
就像Foscarini 燈具品牌CEO所說:〝設計師給了我們設計圖之后,如果協作的制作廠商說,無法完成這樣的設計時,我立刻精神來了,知道這一定是個一鳴驚人的設計。〞
接著就是不妥協的去制作,直到設計師滿意為止。
他們廢寢忘食的去完成設計稿的要求,無論有多么的困難。
這就是Foscarini 燈具品牌成功的原因,這是為何他們從吹制玻璃工藝,持續發展出聚乙烯材質、甚至混凝土材質的燈具的重要原因。
然而,除了設計師的創作,Foscarini燈具的傳統來自精湛的手工藝,只有大量的工藝制作才有創新的可能性。就像〝Maestrie〞這計劃的名稱,其實是由兩個意大利的字所組成,mastery (純熟度) and skill(工藝技術),意味著工藝的極致。
工藝不是憑空而來,來自風土人情的工藝才是一個品牌的靈魂與精神。而結合了國際式樣與生活方式的當代設計,則是品牌持續發展的契機。
著名的教授Stefano Micelli所說:〝文化的價值,透過人與地方的特色,讓某種物件的創新成為可能。〞
Foscarini 燈具品牌背后的創新力量,來自于根基于土地、文化的工匠精神,因為文化不是虛空蒼白的,文化的力量來自風土人情,當我們提及工匠精神與創新的可能性時,怎能不回歸到地方的特色與人的因素呢?
因為設計只是一種文化形式與當代生活的呈現,設計不能只是存在于表象與浮夸的外型上,來自工藝的支撐才是設計品牌唯一的靈魂。
創新根基于蘊藏了許多極致工藝的土地與人文。
就像Foscarini燈具品牌,他們并沒有自己的工廠,更沒有專屬的設計師,然而透過一種跨界合作的形式,結合工藝精神與當代設計,持續性的發展品牌價值,并制作出令人仰望的經典家居燈具。
當我們推動文化創新,高舉工匠精神,如果只從消極方面加以保護,卻不積極的挖掘創新的本質,豈不是緣木求魚。
我們不僅需要保護由土地與人文所孕育出來的精湛工藝,更需要積極引進創新的設計力量,并透過熟悉市場運作機制的平臺,將兩者拉在一起,成為真正創新的力量。